-
以前我的教练常常说,拉球时要"慢打,出手快",但是我最近才体会出来。慢打指的是让球近身一点才去打它。我以前总怕打不到球,所以会急着在最高点去拉那个球,但是有时那并非是最佳击球点。如果击球时的脚步刚好移到最高击球点就是最佳击球点,那么这个球拉过台后是既爆又有质量。问题是实战时不实用。大家应该会有经验,最高点的产生时间极
-
做拉伸运动的最大好处是它可以提高你身体的柔韧性。打球前做拉伸运动既是一种热身,使你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概率,也可以使你在打乒乓时保持身体的柔韧性,运动自如。 做一些柔韧性的运动,比如伸伸胳膊,扭扭腰,可以减少剧烈运动带来的受伤的机率,减轻肌肉酸痛。拉伸运动也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体态。(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
-
很多视频教了拉球的动作,很多贴子谈了拉球的要领,然而至今这个话题仍然是绝大多数业余乒乓爱好者最愿意谈及的话题。 一、为什么拉球的话题这么火? 因为拉球的攻击力足够大,拉球的威慑力足够强,拉球的方式多种多样,拉球是完美曲线的最佳答案,拉球是旋转+速度的最好诠释,拉球是协调发力的最高境界,等等……(转自:http://www.vero
-
可以看到,现在弧圈打法的流行,出台球,一般球友都能主动上手,所以在业余球友圈内,发短球还是很常见的,而接短球,我们看到,普遍存在接法单一,收效不好的情况。下面,我就自己接发球的一些心得和大家交流一下,我记得和大家说过,我是啥技术都练,啥技术都不精,台内球我可以挑,搓,撇,拧,弹,这些技术,搓用得最多,主要看对手强弱情况。(转自:http://www.verod
-
平时专业队练弧圈,每天的训练量一拉5000次以上,动力定型了,动作也接近准标。 到了提高命中率阶段,这个问题从开始学拉弧圈那天就做为主要问题在寻找解决的方法。经过几年的折腾,总算找出了解决的方法。大家知道人需要人脑控制的关节越多的动作,失误也越多。这就是正手不如反手好练的原因。(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
-
对于新手来说,打乒乓球的时候打到手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对于有一定乒乓球基础的球友来说,容易打到手就是技术上的缺失了。而且,相比起横板来说,采用直板打法更容易打到手。打乒乓球总打到手指头上,问题一般是出在两个环节:1.判断;2.节奏。 首先是判断球,不光是对来球落点的预判,更要观察来球的运行轨迹。因为球一般都是带着旋转
-
正手弧圈球技术特点是力量大,速度快,技术使用的稳定性比较高。在进攻时,正手弧圈球在击球的时间和空间方面有较多选择余地,可以根据来球性质进行调整,因此是弧圈球技术中最具威力的进攻性技术。 1.站位: 判断来球,确定拉球时间和拉球部位。拉球前身体重心较低。(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6966.html) 2.
-
对于近网短球,为了保险起见,大部分时候都会选择挑球来应对,而挑球的情况也是多种多样,就拿横拍反手挑下旋球来说,一般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上步,一个是引拍。 1.上步。一般情况下,右手的话,先出右脚,后出左脚。至于上步上多少,需要根据对方的来球长短。而为什么要动左脚呢,就是要有个支撑。(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
-
1.手腕是一定要用的,关键是方法。手腕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外展与内收,一种是屈腕与挺(伸)腕。对于整体技术尚处在初级阶段的球友,知道"外展与内收是用于摩擦、屈与挺是用于撞击"就可以了。尚处在入门阶段的少儿学员在从平挡技术开始起步时,手腕需要保持固定来体验击球时间或迎前的简单概念并且认知借力与自发力的关
-
人们常说步法好不好,这不单是指殴移动速度快慢,或移动距离的长短,在实战中,一切动作都是为击球服务,如何运动步法,来完成理想的击球准备动作才是关键,本期以“服务于击球的准备动作”这一广义的概念,来解说国手马龙的出众步法,看看马龙如何通过步法,来做好击球准备动作,从而完成高质量的击球。 外侧脚“用力撑住”,身体不能松懈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